• 回到顶部
  • 0372-3806005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日有所进 持之以恒

五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21年——2024年)

  为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要求及汤阴县县政府对教育的战略部署,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20212024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创办现代化品牌学校。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学校简介

  安阳(汤阴)五一中学位于汤阴县城光明路与乾坤大道交叉路口西北角,是在汤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教育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运动场、餐厅、洗浴中心等设施齐全,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心理疏导室等教学设备一流。2018年8月开始招生,经过三年的平稳运行,目前在校生人数达到2800人,教职工230余人,专任教师160余人,其中正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学历148 人。

  ()主要优势

  1.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源源不断的教育投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保障。

  2.学校管理团队精诚合作、思路清晰、理念先进、团结进取,有责任、有干劲、有能力、有经验,教育教学各方面高标准执行、高起点发展,提升了学校管理品质。

  3. 学校管理思路清晰,管理趋于规范,办学特色初显,在培养目标及文化体系的引领下,在特色性发展的思考中逐步开展工作,各运行要素持续、和谐发展。

  4.学校教师年轻有活力,工作执行力强,具备认真负责、踏实奉献的工作作风。

  5.学校注重人文关怀,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职工活动,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促进和谐工作环境与园建设。

  ( 制约因素

  1.校园文化有待提炼和挖掘。在董事会和校领导班子大力支持下,学校构建了部分校园文化内容,但文化育人效张力不足,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打造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完善;学校外部育人环境也需要逐年、逐步按照规划进行,力争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提供环境氛围和文化浸润。

  2.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流动变化给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团队的打造带来诸多困扰,致使骨干教师梯队结构不协调。新教师团队较为庞大,新教师队伍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教师专业提升和成长尚需要更多平台的不断提供和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3.学校组织机构还需完善。根据学校发展,学校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设置相应的处室,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由于多种原因的掣肘,生源质量一般是影响五一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5.如何适应教育新形势,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中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同区域的公、民办学校当中创出自身教育风格和增强办学活力,对我们而言,是更大的挑战。

     )面临机遇

  1.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级教育部门“十”教育规划的制定与落实,为五一中学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2.建校以来,五一中学得到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3.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促进中学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4.年轻教师多,干劲大,积极要求成长和成熟,并经过年的教育实践,教师教育经验逐渐积累,日趋成熟。

  (五)学校发展定位

  “建设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办成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全校一心,以一流的质量、卓越的队伍,打造一所追求人文关怀、和谐向上、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品牌学校。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文化凝聚人、发展人,努力塑造文明和谐、优雅智慧、团结奋进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的成长乐园和精神家园。

  1.办学目标:                                               

  建设现代化、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名校,培养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有特长的优秀人才。

  2. 学校一训

  校训: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校风:平凡做事,简单做人 

  教风:知行合一,润物无声 

  学风:日有所进,持之以恒

  作风:雷厉风行,精益求精

  3. 办学精神:

  闻鸡起舞,百炼成钢

  4. 办学特色:

  (1)外语特色2)艺术体育特色(3)全员社团特色(4)全员育人导师制特色(5)智慧课堂特色

  三、三年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始终坚持以《教育法》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科研为动力,着力打造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上乘,教师素质良好,学生个性张扬,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特色鲜明,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素质专业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学校文化示范化,学校发展特色化品牌名校。

  基于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今后三年学校制定了“一主两翼、四极并进” 发展总目标,“一主”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两翼”指坚持质量立校和科研强校;“四极并进”指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和特色化建设,齐头并进,做到极致,为实现优质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教育合力。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教育隐形作用。

  2.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深化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地方教材使用和校本课程开发。

  4.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技能、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完善学生培养评价制度。

  5.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形式多样的教育管理培养机制

  6.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的难度、次数,降低过高的课程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7.加强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和特色化建设,走质量立校之路,兴科研校之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

  1.教育教学

  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关注学生的“学”。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力的五个核心要素:学习动机(愿学)、学习兴趣(乐学)、学习方法(会学)、学习习惯(能学)和学习创造力(善学),同时,配合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双减”政策,全面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课业负担。

 (2)改进课堂教学。抓紧抓死课堂是学校发展这个根本点,构建 “有趣、有思维、有参与、有成效” 的“四有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到重视“学”,关注学生课堂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接受的“情感”变化,实实在在的向课堂要 “效益”,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效果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3)关注“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规划力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强化提升“自主规划能力”培养,借助班级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提升学习效率;中年级重视“自主反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自主设计学习计划;高年级更重视“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够从让我学彻底转化为我要学。帮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选择面前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与决策,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

 (4)积极推进我校师生全员阅读。图书馆是我校一个亮点,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在相应的年级开设阅读课,阅览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随时入馆阅读或借阅,形成了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2.素质培养

  我校培养目标是:学有所长,精忠报国。

 (1)着力于培养自立的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规划、自主发展。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发挥、培养特长,改正不足,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砥砺培养学生心智。教育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理性面对挫折与失败,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放眼世界与未来,努力成为各行各业的合格或优秀的建设者。

 (3)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拓展第二课堂内容和空间,加强环境教育,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培养文化知识厚淀和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才。其中中考稳定在县区初级中学第一梯队,高考达线率逐年稳步上升

  3.师资队伍

  1.加大人文关怀。加强师德建设和人性化管理。对优秀的贡献者给予肯定与奖励,努力打造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

  2.倡导合作精神。大力提倡做人有厚度、有气度、有纯度;对事业有浓度;对批评有风度;对朋友有温度;对是非有尺度,构建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

  3.加大对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科研素养,搭建名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成长的层次性,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校本研修”相结合,齐心协力打造“名教师,名课程”。培养县区级学科带头人 1-2 人,优秀教师1-2 人,骨干教师3-4 人,“教坛新星”1-3 人。

     4.教育科研

  大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使教科研常规化,制度化。课题研究县区级以上 1-2 项,校本教研课题 2项以上,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以上 3-4人。

  5.班主任队伍建设

  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特别是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县区级以上优秀班主任 1-2 人,市级以上有影响力的班主任 1 人。完善“后备班主任培养机制”,采用自愿报名和组织考核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储备青年班主任后备力量,为学校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6.硬软件建设

  加大对教学硬软件投入,使学校硬软件条件成为汤阴县一流的学校。

  7.完善发展性评价体系

  用发展地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学校充分发挥评价机制所固有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身心舒展地生活着,毫无畏惧地尝试着,充满幻想地期待着,脚踏实地地行动着”。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都充满信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8.学校宣传推介

  基本目标:

  通过微信、抖音、电视台等平台,以及报纸、拍摄宣传片等形式,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具体措施:

1)宣传学校教师典型形象和学生典型形象。

2聘请当今知名人士到校参观、为学生做演讲、开设讲座。

3拍摄学校自主宣传片,投向电视台和网络,邀请媒体拍宣传片,展现学校的风貌

4尽量多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借机宣传学校。

5邀请媒体对我校进行采访,加强群众对我校的美誉度。

6开展知名学校、社会各界合作交流活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发展任务和措施

  (一)办学条件高品位建设

  基本目标:

  实现学校育人环境的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现学校的育人理念,建设特色化发展的教育氛围,实现办学条件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提升办学品质。

  具体措施:

  1、加强校园优美环境建设。利用围墙、教学楼的空白墙及校园空间建文化墙和雕塑小品,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打造符合学校特色发展的育人空间和人文环境,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2、完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增加录播教室、备课室,改善实验室、电教室等功能教室条件,增加各学科教学器材、打造专用教学室等等,逐步为师生创造优质的教学条件,尽力为师生提供更加实用、专业的教学保障。

  3、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共建共享教育信息资源,探索构建线上学习新模式。

  4.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文明素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二)教师素质综合化提升

  基本目标:

  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练过硬师功,砺执教之技;储宽厚知识,夯从教之基;强科研之能,优施教之质,造就一支积极奉献、拥有爱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综合型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

  1.以德为先铸师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广泛开展师德先进创建活动,完善师德评价制度,培养一支由骨干领衔、团队支撑的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有开拓创新精神、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2.规范管理奠基础。健全教研组建设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丰富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完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抓好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和评价,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争取全员教师能够创新研发一种特色课程或校本课程,实现教师的特色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

  3.终身学习求发展。扎实推进教师学研共同体建设工程,建立教师的学习研究团队,明确不同侧重点,为教师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帮助,用团队的力量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和提升。在教师群体内形成互学互助的氛围,构建学研型组织。

  4.加强培训育骨干。科学制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课题研究、示范课等途径,给校骨干压担子,让校骨干脱颖而出,逐步培养成为我校学科带头人、校骨干教师。加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培训,使年级组和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的土壤和摇篮。

  5.教育科研推名师。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尝试建立名师工作室。以科研促发展,以科研促质量,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打造工程。同时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在制订个人的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选准苗子、营造氛围、开发潜质、提供舞台、博展求精、政策保障、促其成材,努力使其向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三)教育质量优质化建设

  基本目标:

  夯基础,促发展,扬个性,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具体措施:

 1.德育工作

 (1)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以主题课程和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学科。

 (2)明确德育工作主题。遵循德育工作规律,搭建主题教育平台,将学校德育主题有序贯穿到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的活动中努力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特色。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主途径,引导班级家委会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境德育的工作新机制。 

 (4)完善育人管理格局。完善“教学办——年级组——班级”三级育人网络,建立以年级组为核心的育人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过程管理,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格局。

 (5)健全德育激励机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出发,把德育与教师的评优奖惩等紧密挂钩,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有机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2.教学工作

 (1)构建和谐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探索“自主学习、交流点拨、反馈提升”三步教学法,达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和谐。

 (2)创建“四有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有趣、有思维、有参与成效”的“四有课堂”, 努力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重视思维参与,重视师生对话,启迪学生思维。

 (3)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努力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并做好校本课程评价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4)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学习方法、策略、手段等技术层面的外在表现,更包括学习态度、状态、智慧、性格等精神层面的内在品质。

 (5)落实全面发展措施。既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追求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和谐,重视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追求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和谐,重视通过对学习中认知过程、思维过程的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能力;追求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和谐,强调和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追求教师适度控制与学生主动学习的和谐,强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动学习,争取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6)完善相关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评价方案,形成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层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趋规范化和精细化。 

 3、教科研工作

 (1)宣传力度。让教职工从思想上重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让“科研兴校”、“教育教学研究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理念扎根广大教师心中,形成广大教师重视、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

 (2)抓组织管理。对课题采取领题人--课题组长--各实验老师的三级管理机制。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并进一步探索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研究模式,使教研更有效、更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3)管理机制。选拔师德好、业务能力强、勤于钻研、有较强表达能力的教师,组成学校科研骨干队伍。构建骨干研究与全员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一般研究相结合的科研模式,逐步开创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项项出成果的教科研局面。

 (4)抓研究指导。教研组成员加强课题实施的过程追踪,了解各课题组活动情况,从课题申报到结题以及课题研究过程记录给予老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5)制度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形成既有自己特色又符合教育科研规律的课题管理制度、奖励制度、教师个人教科研档案制度等。

 (四)学校管理精细化建设

 基本目标:

   章纪齐备;奖惩结合;管教相融;规范自由;美好和谐

 具体措施:

  1.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完善管理、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制度,构建和谐、科学、精细、高效的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处处有章可依、事事有章可循、人人尊重制度、人人遵守制度”的工作目标,大力营造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规范办学的工作局面。 

  2.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学校将进一步推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核心组织建设,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共同管理,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学校教职工要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遵规矩守法纪,发扬想干事、敢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精神。

  4.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真正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鼓励他们提建议,参与学校管理。

  5. 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考核制度,并不断完善,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考评督查力度,通过督查、考核、评估、协调、奖惩,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五)学校发展特色化建设

 基本目标:

  以学校办学五大特色,即外语特色、艺术体育特色、全员社团特色、全员导师制特色、智慧课堂特色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创造学校特色课程和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化高位发展。

 具体措施:

  1.建设浓郁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功能室、主题室的打造上,以理念为抓手,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素养需求,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建设更加优质的育人氛围和育人环境,让每一个学子在充满个性魅力的环境中成长。

  2.建设特色的课程文化。初中部以读一本好书、写一手好字、精一项运动、会一种技能的“两静两动”特色课程为抓手,丰富课程构架、完善课程体系、细化课程实施、研究课程评价,以学科拓展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为平台,建设有品质的特色课程。高中部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以艺术为主的特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3.打造学校特色要以管理促创新。在加强课程引领中实现学校价值观的转变,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加强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校本品牌课程,保证课程发展的领先性。建立课程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发展中,实行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原则。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过程的实施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适时调整。

 五、分年度工作目标

 (一)完善机制年2021-2022)

 目标:总结前三年的成绩与不足,确定之后发展规划、规范活动方式、调节各种关系、创设发展平台、完善校园建设。

 具体工作:

  1.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行动。

  2.继续开展团队建设和校本培训系列工作。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引导教师走综合型发展的道路。

  3.逐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

  4.探索特色课程的发展方向,探索有效的课程构架体系和实施路径。

  5.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围绕特色课程的育人方向,挖掘教师潜力,开展系列特色课程,实现学校的特色引领下的全面开花。

  6.审视、修改、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协调各种关系,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7.以激励为目的完善评价体系,为师生发展提供舞台。

 (二)信息化建设年2022-2023)

  目标: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 实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研讨合作平台,真正使学校信息化进入2.0时代。

 具体工作:

 1.智慧课堂;2.录播教室;3.智能校园;4.智慧校园;

 5.数字化校园;6.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建设

 (三)数字校园建设年(2023-2024)

  目标:总结阶段性成果,鼓励表达与反思,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我校也应积极尝试逐步转换成数字化校园。

 具体工作:

  1.鼓励教师汇集三年成长记录,反思成长历程,总结实践教训和成功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业务能力的提升。

  2.学校的相关制度,实施每一项工作、活动,都要有方案,过程有记录,事后反思总结,要具备相应的具体数据作为支撑,有相应的工作痕迹,留存档案,以便日后查阅或与其他学校学习交流使用。

  3.重视学校数字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加大对信息化,数字化设备的资金投入,使教职工可以方便使用网络课件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并共享有益资源。

  4.积极鼓励教师对各种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于实践创新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组建以校长为核心、各科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对实施规划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推进规划的分部门、分阶段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使三年发展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各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顺利高效地开展。

 (三)经费保障。精心编制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年度预算,确保相关经费落实到位。加强对基建维修、教学设备、办公及其它教学用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课堂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强劲、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队伍保障。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懈进取,共同开创和谐高效、生机蓬勃的教育新局面。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全体教职工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连成一体,同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同发展,校荣我荣,校衰我耻。

 (五)评价保障。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将学校实施发展规划与学校评价工作同步进行,半年一小评,一年一大评,三年一总评,对本校的发展及时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拟定对策,调整三年规划中的有关内容,使之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总之,希望通过我们五一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不断提升品质,实现创新发展,使五一中学成为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信任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附录

五一中学

2021年2024年发展规划

项目实施计划

 

一、学校建设

1.党建引领

2.工会工作步入正轨

3.创建县级文明单位

4.信息化建设升级为2.0版

5.硬件建设再上台阶

二、教职工专业化发展

1.入职培训

2.提高培训

3.研修培训

4.业务竞赛

5.业务提升

三、德育工作

1.立德树人,德育活动体系化

2.六育并举常态化

3.学生全员社团

4.三全育人

5.全员育人导师制

四、教学教研

1.高效课堂工程

2.校本课程开发

3.课题研究全覆盖

4.家庭教育上台阶

5.毕业班工作规范化

五、学校管理高水平

1.完善制度

2.创新机制

3.建书香校园

4.成立学校宣传处

5.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六、教育评价

1.基础工作

2.规范各种奖项及评选办法

3.文明教师的评选办法

4.职称评定

5.印制《五一中学评价手册》

 

 

  特别说明:

  学校的发展和未来,与我们息息相关。请各位教职工关注支持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的工作属性和能力,针对学校三年规划的各个重点项目,献计献策,积极参与、组织各个项目的实施,共同推动学校的长足发展。

首页    通知公告    五一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21年——2024年)
创建时间:2022-03-04 14:40
浏览量:0